西九文化區的網上討論已經開 始,可惜的是沒有很多人來參與.不知道究竟有幾多文化界人士參與討論,參與管理。因為只有他們才熟悉藝術表演活動,博物館,展覽等等的內部運作,他們對文 化事業是十分重要的。我們都知道培育文化藝術需要硬件軟件,但更需要經驗和時間.另一方面,如果我們不參與討論,政府是不知道我們的需要.
從 最基本的市民需要出發,僅僅看油麻地的電影中心,地方小,配套不足,交通不便.同樣,電影資料館也被丟在港島西灣河的天橋底某個角落,也是地方小,配套不 足,交通不便.播放電影,展覽地方有限.沒有公共空間,難以舉辦講座作開放式的交流.政府文化政策的缺失,把同樣的文化活動分割在不同的地方.焦點只是善 用土地,把零碎的部分擠在樓盤間不能利用的空間.忘記了到電影中心的人是熱愛電影,電影資料館成了他門進一步探索的空間.如果兩者能夠搬遷入西九,增加公 共空間,增加課室給電影課程,設立工作坊等等,那便是件好事.
如果政府有意保育粵劇,便應該在新光戲院組約期滿前設立永久表演場地,永久的訓練基地,八和會館永久的會址及粵劇的博物館.
在 網上的討論,有些人直接質疑西九的價值.舊機場有更多土地,發展費用應該比較低.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東西放進西九裡.從實用性,舊機場發展潛力真的比較大. 如果從政府過去的動作,便應該知道他的重點是用文化來包裝新地標,吸引旅遊,並且自然推高地價,增加拍賣收入.如果文化設施分散,效果便自然下降.如果真 的利用文化事業帶動旅遊,更要改善交通配套,譬如為牛棚提供穿梭巴士.
另外一些人的洞見告訴我們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.香港市民生活忙碌, 沒有娛樂時間,更沒有時間培養文化修養,到頭來,很多文化表演缺乏觀眾欣賞.大大限制了本地藝術發展.從粵劇的藝術性發展進程,可見戰前戰後的大量觀眾促 使創作人士對質素的追求.現在因為缺乏觀眾,藝術水平上沒有很大的進展。
由此可見,文化藝術水平也能夠成為當地社會問題的綜合指標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