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香港動作電影人的口吻,那三個場面就是利用肢體語言來細說故事,告訴我們男女雙方內心轉變的三個層次。易先生在冷血世界中失去了人性,更不懂得愛人,王佳芝就成了他心防的缺口。因此初次交鋒的時候是充滿暴力與發洩。第二次交鋒的時候則多了交流,但仍然以萬字夾型態來表演扭曲的性格。第三次已經是互相開放,女方變得主動,男方變得被動(以某些人來說以被控制角色來為自己殘忍行為作救贖)。可是,本來女方可以痛下毒手,但已經下不了手。埋下給他一條生路的伏線。
色,不單是女色,也是指佛家說的虛幻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王佳芝對易先生是不真實的夢幻。戒,是戒子,也是警戒,是戒備。戒子是規範,是要求女性順從男性。一旦失去了警戒之心,愛上了敵人,便是燈蛾撲火。易先生的生路就是王佳芝的死路。頓時迷失方向,猶如《出走的羅拉》,處處無路可走,就是命運的哀歌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