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源
“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。吾于武成,取其二三策而已。”對書的材料的真實性提出了懷疑。
宋朝司馬光的《資治通鑒》同樣是既注意材料的搜集,又注意材料的考訂。他將搜集來的史料後,並按照年月日排列起來。先作長編,然後又對所使用的材料,考核當中異同,作了《通鑒考異》。
考異就是對材料真偽的辨別,對材料的分析。這種辨別和分析,是史家必具的一個基本功。史學著作成就高低,同這個基本功是分不開的。
史家這種對史料的辨析,到明末清初形成為考據學,又稱樸學,乾嘉尤為興盛,因而有乾嘉考據學之稱。
考據學開始是對經學的章句訓釋,從明末陳第開始的。陳第著有《毛詩古音考》、《屈宋古音義》,對古今音變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歷史
清代盛行考據學,原因有二:一是對宋明理學的反動。想以廣博實在的經典考証,來闡釋儒切哲理深遠的涵義,來革除空浮虛偽的弊病;另一方面是因為清廷高 壓政策嚴格控制讀書人的思想而造成,一般的學者為了遠離文字獄之災,紛紛找出老祖宗的經典,從事古書訓詁、音韻和校勘等工作。
清高宗乾隆、清仁宗嘉慶年間,是考據學最發達的時代,以蘇州的惠棟和徽州戴震為代表。兩人都以漢學為本,不同的是惠棟考據時嚴守儒家法則,偏於固守舊說,稱為吳派;戴震不墨守成規,以客觀的事實證據為主,闡發自己的思想,稱為皖派。
考據的方法相當科學化,正確的便忠實保存,有疑問就暫時擱置,等待解決。對古代書籍的整理貢獻良多;可是又因為過分重視瑣碎事物的探究,脫離社會需要了。
著名考據學家:
(1)王鳴盛(雍正元年-嘉慶元年 即公元1722年-1797年)著有《十七史商榷》等,此書100卷,也包含《舊唐書》、《舊五代史》。
(2)趙翼(雍正6年-嘉慶18年 即公元1727年~1814年)著有《廿二史劄記》、《陔余叢考》等。前者36卷,實際上是廿四史,因當時未以《舊唐書》、《舊五代史》為正史,故稱廿二史。是書對正史中紀傳志表“參互勘校,其有抵牾處”,凡看到的即為之指摘出來。
(3)錢大昕(雍正7年-嘉慶8年 即公元1728年~1804年),著有《廿二史考異》100卷(不含《舊五代史》、《明史》)、《潛研堂文集》、《十駕齋養新錄》等,是清代考據 學家中最有成就者。他考據重點是:文字、義例、輿地、職官,富有特色。
摘自這裡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